幼童装成绩大财产 浙江织里童装“196体育全站财产变化”纪实
中新网湖州10月22日电(记者 施紫楠)北依太湖,南靠长湖申航道,在长江三角洲的中心位置,坐落着“中国童装之都”——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。
从一条占地面积仅0.8平方公里的“扁担街”起步,发展到中国最大的童装基地。近年来,织里童装也在不断发生“产业变革”,从重制造向重研发转变,从传统商贸向新兴服务业转变,一个全新的“中国童装之都”正在逐渐形成。
正如吴兴区委吴炳芳所言,织里,是吴兴区经济重镇、产业大镇,是45万新老织里人创新创业、追逐梦想的地方。当前,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,也正在给吴兴及织里的发展带来无限可能。
20世纪70年代末的织里,只有一条老街、一个村子,人多地少,农业衰萎,是杭嘉湖平原出了名的穷乡僻壤。
穷则思变。当时,一些织里人操持起织造手艺,生产床罩、枕套等织品,靠着一股“闯劲”开始了“一根扁担两只包,大江南北闯市场”的生活,打开被在土地上的手脚。
据织里镇相关负责人介绍,当时不少织里人晚上缝制绣花枕套,白天偷偷到十里八村兜售。很快,夜产日销的家庭作坊模式在织里蔓延开来,到20世纪80年代初196体育登陆,该镇经营户已达数千户。
看着堆积如山的边角料,节俭勤劳的织里人又将其制作成儿童肚兜、衣服进行售卖,从而逐步向童装产业进发,最终在该镇形成了“生产在一家一户,规模在千家万户”的童装产业格局。
然而,种田出身的企业主,不懂管理、不擅创新,产品质量和竞争力都不高,以家庭手工作坊为主的织里童装业很快就遭遇了“成长的烦恼”。
面对困境,不服输的织里人开始了二次创业,童装生产设备“鸟枪换炮”,机器换人提升劳动效率,一批有实力的童装生产户迅速向规模型童装企业转化,从根本上改变了织里童装的层次和质量。
截至目前,织里已有童装企业1.4万余家,年产各类童装14.5亿件(套),年销售额超610亿元人民币,占据中国童装市场的三分之二,是名副其实的“中国童装之都”。
“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,成交的很多买卖只要轻轻点击鼠标就能完成,真是越来越方便快捷。”坐在电脑前,从事多年辅料经营的陶丽娟感慨道。
陶丽娟的话,说出了织里童装产业主的心声。“电商换市”,为传统童装企业谋求转型打开了触手可及的新局面。当下在织里,越来越多的传统童装企业通过网络焕发出新的生机。
走进建成仅一年多的永信跨境电商园内,刘苏丽正在为直播做着最后的准备。她细心地搭配好每一套童装,将它们一一挂好,并核对所有新款是否都已上架。
一年前,刘苏丽与丈夫一起南下织里创业,丈夫负责运营管理,她负责直播带货。现在,300平方米的仓库换成了1200平方米,员工也扩容到16人,基本每天可转化三五千个单子。
“当下,织里童装产业正在谋求一种新的发展业态,通过线上线下同步销售,实现两条腿走路。”据织里镇童装产业办相关负责人介绍,目前织里已拥有童装电商企业8700余家。
今年,织里童装企业大力开展线间网红直播间,数字童装品牌打造成效初显。今年1月至8月,该镇实现童装线%。
正如吴兴区委、织里镇宁云所言,“当前,织里童装产业正处于跨越发展的关键节点,我们要紧抓‘微笑曲线’两端,朝着品牌化、国际化、数字化方向奋进,真正实现‘时装看巴黎,童装看织里’。”
步入新时代,织里的转型升级,不仅表现在童装行业内部的产品结构升级上,更体现在产业结构的整体优化上。童装产业是织里的金名片之一,却不是唯一。
连日来,在织里东尼科技产业园内,各条生产线一派忙碌。随着高新电子产业快速发展,公司生产用于手机等高端通信设备部件的超微细导体、复膜线等,一问世就供不应求。
近年来,以电子信息、智能装备、现代服务业等为重点的新兴产业,成为推动织里快速发展的新引擎。越来越多的新兴产业在这里集聚,形成“多点开花”的局面。
在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,织里镇政府也主动了解企业各方面困难与需求196体育全站,不断给予政策和实际支持,助力企业转型。
为解决企业资金链短缺问题,织里镇政府鼓励商业银行创新金融服务方式,进一步加大对制造业的信贷规模;为满足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,政府加快推进“南太湖精英计划”等人才引育工作,促进创新人才集聚……
“兴一门产业、活一方经济、富一方百姓。”经历了40余年风雨历程的织里童装产业,几经蜕变,始终与时代相得益彰,焕发出勃勃生机。(完)